首页

sm女王免费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01:02:27 作者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 浏览量:53320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5月下旬,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,飞越中俄边境线,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。

 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、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。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,有3条穿过内蒙古,其中东亚—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、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。每到春夏季,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“处处闻啼鸟”,宛若一幅“百鸟翔集图”。

4月14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。 闫立新 摄

  据监测,截至目前,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,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赤麻鸭,越冬种群数量达13.2万只,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%以上。

 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“人”字形队列翱翔;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;优雅的绿头鸭、鸬鹚或低头觅食,或舒展双翅……5月中旬起,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。

 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、面积较大的湿地。每年春季,大量候鸟从鄱阳湖、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,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。

4月17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。 闫立新 摄

  监测数据显示,额尔古纳作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,每年在这里停留、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。

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。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。20世纪90年代,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,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。“生态越来越好,鸟儿越来越多了。”

3月28日,内蒙古科右中旗,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。 毕力格 摄

  2024年,保护区引进“科尔沁”智慧管理平台,用一个“大脑”支配28个“眼线”和“触角”。“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,定位更高效精准,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。”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。

  2025年春季迁徙季,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,较去年同期增长124.5%。其中,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,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是说法 | 遇到“外卖盗贼”怎么办?

格尔木南站启用以来,承担着青藏铁路西格段、格拉段,格敦铁路和格库铁路的列车解编作业,是青海、西藏、新疆连通中国内地的重要枢纽。现已完成接发列车8.04万列,确保了进藏、出疆物资的畅通。

财经观察:从工业企业利润恢复看制造业发展韧性

每次作画,韩秀强要进行观察取景,再用铅笔打出线稿,然后用蘸水钢笔一笔一笔勾勒填充,逐步深入细节,再用毛笔进行渲染上色,最后题字盖章,一幅钢笔画最终完成。他使用的画笔笔尖直径最大的为1.0毫米,最小的只有0.28毫米,用韩秀强的话说,钢笔画就是用“绣花针”在纸上跳舞。他的钢笔画线条刚劲,笔画流畅,对比强烈,画面丰富,构成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周荣华、周荣敏,主动交代问题!两人为亲兄弟

成都3月16日电 (记者 王鹏 刘忠俊 吕杨)针对央视“3·15”晚会曝光听花酒业涉嫌虚假宣传的情况,四川省、市、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于15日晚至16日凌晨,连夜对宜宾市屏山县的生产车间、仓库以及成都市的经营场所展开调查。

江淮美食嘉年华启幕 安徽文旅惠民带热消费

“20岁的第一天依然在训练中度过。”2月18日,正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备战“十四冬”的苏翊鸣度过了20岁生日。对滑雪运动员而言,出生于2月,像是和雪的一份契约,每年都要“检阅”一次成长。

让有碍变有爱 内蒙古为158.58万残疾人托起“稳稳的幸福”

本次广州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团携诚意之作远赴两地,分别举办“2024广州文化周”和“法兰克福中国节”活动,歌舞表演展现岭南风姿,杂技木偶表演尽展中国技艺,粤剧粤曲唱出粤韵芬芳,演出活动氛围热烈。现场观众在精彩演出和互动体验中,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